国产农机创新“马力”足

发表时间:2025-01-23 17:46:10 来源:爱游戏平台手机网页版-水稻机系列

  国家统计局12月13日发布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我国粮食年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台阶。

  农业生产季季接续、茬茬压紧。农机装备,对实现农业现代化至关重要,要大力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我国农机行业呈现怎样的发展形态趋势?有哪些新突破?记者做了采访。

  “我国农机行业总体处于结构调整期,市场呼唤以更新换代、技术升级推动产业升级。”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王锋德说。

  拖拉机是数千种农机具的动力源。在不久前举行的2024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上,近60家拖拉机公司能够带来1500款产品。“开拖拉机不用换挡了,马力大、简单易操作!”展会上,国机集团旗下中国一拖带来了东方红450马力无级变速轮式拖拉机,这是国产上限功率无级变速拖拉机。

  我国存量拖拉机大多采用机械换挡,这相当于汽车中的手动挡,由于作业情况复杂,机手需要频繁踩离合换挡,劳动强度大。“实践中,每个拐弯点,机手在大多数情况下要踩3次离合器,拨动4个不同的挡杆。”中国一拖技术中心拖拉机所所长徐书雷说,无级变速没有挡位,操作时机手只需踩油门,系统自动匹配最佳功效,大幅度的降低了劳动强度。无级变速代表着当前拖拉机技术的发展趋势之一。

  今年,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第1万台动力换挡拖拉机下线。相比无级变速,虽然动力换挡拖拉机换挡时仍需要机手手动操作,但操作从踩离合变成摁按钮,降低了劳动强度。“今年我们已销售了4000多台动力换挡拖拉机,几乎是去年全年销量的8倍。”潍柴雷沃营销总公司湖南地区相关负责人潘桂晓说。

  拖拉机主要负责耕种;在收获环节,大型谷物联合收割机的突破,帮助实现颗粒归仓。在2024中国农机推广“田间日”活动上,雷沃谷神GS8180收割机亮相。这台“麦田巨无霸”是国内最大喂入量收割机,每秒喂入量超过18公斤,每小时可收获小麦超50亩。同时,收割机可配套不同割台,实现玉米、小麦、大豆等多作物“一机共收”。

  “农机行业大马力、高端化升级趋势明显,产品迭代加速,大型拖拉机市场占比逐步提升。”王锋德说。

  2024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上,铁建重工带来了全新的自走式鲜食(制种)玉米收获机。“我国饲料玉米收获机发展较早,行业较为成熟,但鲜食玉米收获机还有很大发展空间。”铁建重工新疆有限公司高端农机研究设计院副院长孙奎介绍,鲜食玉米果穗含水率较高,传统玉米收获机作业时会挤压果穗造成表皮破损,极度影响鲜食玉米品质。“我们的鲜食玉米收获机采用柔性割台设计,可让收获总损失率小于3%。”孙奎说。

  中国番茄制品产量全球排名第二,新疆更是全球三大番茄重要产区之一,加工番茄产量约占世界贸易总量的1/4。“虽然加工番茄的种植、田间管理基本实现机械化,但采收仍基本依靠人工,人工采收费占番茄收购价的30%至50%。”内蒙古野田铁牛农业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玉刚说。

  今年,山东天鹅棉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研制出的首台番茄收获机,各项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款番茄收获机每小时可收获85吨番茄。作为该产品的首批客户,种植户吴必春说:“从收获效果看,含杂率只有2%,破碎率低至1.3%,机器价格还比同类进口产品低三成左右,好使好用。”

  油茶果采收机郑重进入产业化,1分钟就完成1棵油茶树的采收作业,做到只摘果不损花,能爬陡坡、能走梯田;国产辣椒收获机批量上市,一台设备8个小时可工作50亩地以上……“农机装备补短板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不少机型填补国内空白。”王锋德说。

  实力的提升,推动农机出口向好。前三季度,我国农机出口150亿美元,同比增长5.1%。其中,大中型拖拉机出口量同比增长13.4%;收获及场上作业机械出口量同比增长45.4%;种植、田间管理机械出口量同比增长40.5%。

  其中,六行采棉机表现颇为亮眼。采棉机是农业机械领域“含金量”最高的设备之一。近年来,国产采棉机市场占有率慢慢地提高,在采净率、智能化等方面持续赶超国外品牌,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

  以钵施然牌六行自走式圆捆打包采棉机为例,集采摘、压缩、打包等功能于一体,一台能抵1500人手工采摘,比国外进口的便宜300万元左右。“今年,我们向乌兹别克斯坦出口采棉机300余台。”新疆钵施然智能农机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王锋德坦言,我国农机行业仍存在不少短板,主要集中于“一大一小一高质”。一大,即高端智能大马力农机装备与国际领先水平仍有很大的差距;一小,即丘陵山区农机装备尚没取得完全突破,特色农业生产所需农机装备还有欠缺;一高质,即农机装备可靠性仍有待提升,高效率、低排放、低损失、精准作业农机是未来发展的重点。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聚焦高端智能大马力农机装备的持续升级外,慢慢的变多企业将注意力投向丘陵山区农机装备。

  我国丘陵山区农田约有7亿亩,生产了五成以上油菜、六成以上水果、近八成土豆、九成以上茶叶。但由于地块细碎、坡多埂多,土壤湿度黏性不同,长期以来面临着无好机用、有机难用的挑战。

  今年,中国一拖向甘肃省22个县区农机中心交付首批40台东方红MH804M丘陵山地拖拉机。这批拖拉机轮距只有1.1米,具备折腰转向、转弯半径小,双向驾驶、掉头作业灵活等特点。徐书雷介绍,拖拉机还搭载了北斗模块,可贴合地形按曲线进行田间作业,从而能够种好那些相对细碎的不规则田块。

  相较于小麦、玉米,水稻种植机械化曾是一大短板。“我们的丘陵山地高速插秧机,设备开着走,秧苗在机器插值系统的工作下准确地插入泥土中,具有设计小型化、制造轻量化、维修便捷化等突出特点。”中国福马江苏林海动力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李崧说。

  如何进一步补齐农机短板?王锋德建议,应逐步建立起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扶持、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农机装备关键核心零部件研发体系,吸引多种资本投向基础零部件行业,提升公司研发高性能产品的积极性。(人民日报记者 李心萍)

  日前,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加快养老科技和信息化发展应用”“重点推动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人工智能等技术产品研制应用”。

  经过数月的延迟,寒冷的拉尼娜气候模式终于出现在热带太平洋东部。虽然它降低了全球平均气温,但也增加了部分地区出现干旱和强降雨的风险。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江左其杲及其所在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欣海及国外合作者,从欧亚大陆别的地方的大量豹属化石记录中识别出了稀有的雪豹化石记录,从而揭示了雪豹特殊的演化之路。相关论文近日发表于《科学进展》。

  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天文学家团队使用大型双筒望远镜干涉仪,在红外波段捕捉到了迄今为止最清晰的活动星系核(AGN)图像,并将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天文学》杂志上。

  20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位于合肥“科学岛”上的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装置取得重大成果,成功实现了上亿度1066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再次创造了托卡马克装置高约束模运行新的世界纪录。

  “雪蘑菇”是在地表突出物体上,拥有较强黏性和附着力的雪花层层累积而形成的,主要出现在水汽充足、降雪量较多的地区。

  美国互联网科技公司Meta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机器学习系统,几乎能立即将101种语言的语音翻译成36种目标语言中的任意一种。

  1月16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公布了一颗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新彗星,并将其命名为C/2025 A3。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朱立国团队近日在椎间盘退变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今年上半年,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马拉松将举办,人形机器人将与运动员共跑“半马”,挑战人类速度。

  近两年,教育生态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变。不论是大学、中小学还是学生与家长,都将在国家战略的牵引下重新确认自身的定位与方向。

  数据作为数字时代的“新石油”,不仅是传统产业、新兴起的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创新的关键创新资源。

  数千年来,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从未停歇,2025年亦是如此。在这一年中,一大批探测器将承载着人类的好奇心,奔赴“星辰大海”,去揭示浩瀚星空的奥秘。此外,人类还渴望能够“扶摇直上”,亲身进入太空体验秘境。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湖实验室申恩志团队联合吴建平团队成功揭示了小鼠体内PIWI蛋白(MILI蛋白)与piRNA协作切割目标RNA(核糖核酸)的全过程。

  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庞全全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玻璃相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并采用该材料研制出具备优秀能力快充性能和超长循环寿命的全固态锂硫电池。

  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早期陆地维管植物为何会发生复杂变化?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黄璞联合国内多名学者,发现并报道了在贵州下泥盆统蟒山群发掘的距今约4.1亿年前的“迷你”植物——包阳工蕨化石。

  在星际空间中,被冰覆盖的尘埃颗粒是复杂有机分子生成的关键载体,因此,“看”清楚冰表面的原子结构,对于探索生命起源和物质来源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近日,国务院批准同意《浙江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总体方案》,此次改革以数字化技术全面嵌入交易、物流、支付、融资等贸易供应链监管与服务的所有的环节,为中小微主体降本增效,以此来实现“买全球卖全球”的国际贸易目标。

  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准不断提高,实现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但“吃得好”并不等同于吃得营养健康。一日三餐,看似吃饱吃好了,但很可能因营养成分摄入不均衡使身体处于隐蔽性营养需求饥饿状态。

  全国青少年科学技术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1982年创办,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共同主办的青少年科学技术创新赛事,旨在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学技术创新后备人才。